Edson C. Tandoc Jr.等|解析跨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的平台摇摆行为(论文简介)
2020-12-18 09:56:44
  • 0
  • 0
  • 0

再建巴别塔 

以下文章来源于羊村传播 ,作者罗湘鄂

在一个互联网普及率高、社交媒体渗透率高的时代,人们对于多种社交媒体平台的日常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用户习惯于利用平台间的功能差异来管理社交关系,将社交媒体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平台摇摆。

注:平台摇摆指使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并在这些平台之间定期轮换的行为,而不是切换到一个平台而放弃另一个平台。

本期小羊要为大家介绍的是Edson C. Tandoc Jr.等人发表在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上的Platform-swinging in a poly-social-media context: How and why users navigate multiple social media platforms一文。研究人员通过对新加坡62位社交媒体用户的访谈,发现用户的平台摇摆行为使他们可以跨越结构性、社交性和规范性障碍来获得更多的关系管理和自我呈现的满足感。该研究提出多社交媒体环境的概念,即将社交媒体平台看作一个整体环境,为如何理解用户的跨社交媒体平台行为提出了新视角。

基于对Facetime、Istagram等平台的观察,研究人员提出了以下问题:

RQ1:在多社交媒体环境中,平台摇摆行为会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满足感?

RQ2:在多社交媒体环境中,哪类满足感的收获可以促进用户的平台摇摆行为?

访谈问题围绕着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习惯和数量展开,在62位用户中只有4位用户表示只使用一个平台,12位用户在两个社交平台中摇摆,而其余用户则摇摆在3个或更多平台,最高的是8个平台。研究人员将采访的数据编码和比较分析,发现用户会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内部的差异,将多平台视为能够提供互动机会的综合环境。同时,平台摇摆能给用户带来两种满足感:一是自我呈现,用户在平台上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发布自己的信息,以满足自我呈现的需求。二是关系管理,网络社交减少了来自现实生活的关系处理限制,用户得以自由关系管理,不仅能随时随地与同龄人保持联系,还可以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定期切换平台以缩小社交范围或远离某些圈子,不必因某些考虑而妥协于一些关系。

接着,研究人员进一步讨论了用户进行平台摇摆的三点原因。首先是平台的可用性。可用性是指平台的基本功能使用,用户会观察不同平台的功能差异,对平台摇摆行为进行“私人订制”,这样即可收获最大程度的满足感。其次是平台的公社性。平台是一个虚拟社交空间,这些空间由于个人兴趣、工作等原因进行了网络分割。用户能在不同的空间里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交流,不受外界环境限制进行自我偏好管理,进而维系个人的虚拟身份。最后是平台的可容许性。接受访谈的志愿者意识到他们所使用的平台都存有非正式的规则,因为一些平台无意中将某些期望强加给了用户,这些期望大部分是由用户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一系列隐形规则,从而形成了该平台的文化。因此,他们也会观察平台环境,校准自己在平台内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摇摆到B平台去做在A平台上可能会遭到反对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一代用户已将平台摇摆看作自我经营的必要整体环境。社交媒体用户于每个平台都塑造了不同的自我,这些多样化的形象与特定圈子进行互动,实现自我满足与社交管理,以收获最大的满足感。但这种以不同平台管理个人社交关系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个人的社会情感可能被网络分裂,甚至会从线上蔓延至线下。因此,在未来探索社交媒体对用户的偏好、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Tandoc E C J , Lou C , Min V L H .(2019).Platform-swinging in a poly-social-media context: How and why users navigate multiple social media platform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4 (1):21-3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