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以微博客使用者之日常生活实践为例
2019-01-18 15:35:57
  • 0
  • 4
  • 1

作者:陈静茜,复旦大学2013届博士生

来源:新研论

寒假伊始,在无聊的假期里,年轻人再次拿起手机,拍下图片,快速将照片加上自己的心情和感悟发到了微博客上。这一动作前后花费了受众不到秒的时间,产生的通讯费用几近为零。全家的欢声笑语中,年轻的微博客用户不忘时不时掏出手机来查看“粉丝们”对他的关注、赞赏、评论和转发----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微博客等技术的结合,正逐步改写都市生活的文化景观,并重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城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本文阐释了微博客这一媒介形态,是如何作为时尚生活方式”卷入移动受众的日常生活的。研究对国内微博客平台进行了审视和批判,对其在中国本土发生的嬗变进行了细致的考量,重点聚焦了影响受众社会建构及受众互动机制的功能设置和运营策略的迭变。研宄发现,为了谋取商业利益与规避政治管制,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个门户网站的微博客平台加强了自我审查机制和对使用者互动内容的干预机制,将娱乐话题作为议程设置的主导话题,对社会、经济话题等进行娱乐化、煽情化加工;运用新闻格局对热门话题进行新闻编辑和专题整理,使得目前的国内微博客呈现“另类新闻型”社交媒体的面貌。

研宄发现,排遣寂寞与孤独、关注与认同的需求、寻求浪漫关系、获取安全感、逃避面对面交往,是个体选择走出自我,参与互动的内在动力。家庭成员的社交媒介的使用史、文化教育水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对个体的线上互动有正向影响;不同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工作群组将微博客等媒介的使用作为文化符号,对个体的互动风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互联网为中介的互动让使用者对互动对象的选择的指向性更为清晰,加上国内微博客通过“实名认证”平移了线下社会科层,这使得使用者更倾向于与陌生的行业领袖、社会名人、明星等发生联系。另外,笔者在日常生活可见的“污名”行为方式和文化风格中,发现污名群体对微博客形态的“挪用”。继而选取了具有身体缺陷的残障人士、同性恋者、跨性别人士、性工作者为代表的“污名群体”,聚焦他们通过新媒介技术,走出“自卑的、昏暗的、隐秘的”自我橱柜,步入社会互动的“出柜”过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